最近热播的电视剧《县委大院》里有个情节引发了热议。
黄磊饰演的书记带着刚来就任的副书记胡歌吃早饭,两人走进当地一家老字号羊肉汤店,黄磊给自己碗里加了一大勺辣椒,但只放了一点点醋。
黄磊说:上个星期,卫生局呢搞了个调查,做了个总结,说咱们这儿,心脑血管的病人比较多,主要是因为饭菜太咸了。胡歌没有回应。黄磊又接着说:你有没有发现个规律啊?但凡口味比较重的地方,相对就比较穷,那些吃的比较清淡的地方,日子就好过很多。
这个逻辑有没有道理呢?总体来说,北方人的口味确实比南方人要重,西部地区的口味要比东部地区的要重。江浙闽粤口味偏清淡,西南一带喜麻辣,中原一带爱咸香。
中国人做事讲究“适中”、饮食追求“适口”,但“重口味”却似乎与此背道而驰。明明知道食材来源太“惊悚”、加工过程太“诡异”、成品口感太“刺激”,但自古以来,中国东西南北却皆有重口味美食,其产生和延续至今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?口味,从来不只是关乎味觉,其轻与重,都有着经济与文化的影子。
什么是“口味”
得益于现代科学的研究,人们对自身有了深层次的认知。一日三餐,当食物在口腔中碰撞交融,布满舌面的一种叫味蕾的细胞便会产生兴奋,继而传入大脑皮层形成味觉。第一是饮食结构,包括配餐方式和食物类型构成。第二是滋味。滋是口感瘠腴,如浓淡脆软,属物理感受;味是舌觉深浅,如咸苦酸甜,属化学感受。世人常将滋与味混谈,一方面是概念不清,另一方面也贬低了自身饮食感受的层次。
味又有两大分别,一鲜一陈。鲜味多出自新屠的动物蛋白、方撷的植物果种花根茎,以及甫采的真菌;陈味则包括对动物器官的腌腊熏风、植物与真菌的干制和豆类制品与其他食物较久的发酵流程。
鲜味是相对天然的饮食追求,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,人会将鲜味作为即时食用的首选;陈味则出自食物储备习惯,当食物在短期内有所暴增,而在长时间段内依旧不足,或食物总量有较大产出,两种情况都不能鲜贮,就要考虑加工贮藏,以免腐败变质。
在加工贮藏的过程中,渐渐出现了上述处理手段,而经过优选,以贮藏的蛋白质和脂肪保存效果为前提,中国人的口味才逐步适应陈味,形成了相应的特色饮食。
人的口味是如何形成又如何被改变?这似乎是个人人都说得上又都说不清的问题。一场迁徙,或一趟旅程,都很可能轻易地就改了口味。而有些口味,却深入骨髓,无论怎样也无法轻易抹去。口味,是在文明诞生发展的旅途中,一次次被筛选优化后的产物。让我们来关注这些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口味革命,看一看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你我的口味。
口味与流域文化
口味实际上是人们通过味觉器官感受的第一个感觉,也就是口感,包括软硬、冷热都在其中。味道是人们通过口感对味道的总结和描述,比如酸甜苦辣咸(古人称甘苦酸辛咸),都是对口感的一种总结。不是说人们天生就知道什么是辛酸的,在没有尝过的时候你总结不出来。中国人多味杂,但口味的形成也有规律性。比如流域文化的影响。没有水就没有文化的保存和传播,水系与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。中国汉族大部分地区(内蒙和东北受到更多的游牧渔猎文化的影响),受三大河流的影响,不同地域形成了各自的饮食文化特点。所以可以以流域文化来总结中国口味的区分。▲烧羊肉
第一是黄河流域。黄河流域文化发源最早,可以分为三段:第一段是中上游,即陕甘宁这一带;第二段是中游文化,其实就是山西、河南这一带,也包括了河北;下游即是齐鲁文化。第二是长江流域文化。长江流域文化也可以分为三段:一个是长江的中上游文化,即四川、重庆的巴蜀文化;中段是湘鄂文化;最重要的是长江的下游,实际上是江浙文化,也包括了安徽地区。第三是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饮食文化,其实就是闽粤文化,为什么除了珠江流域还要加上东南沿海?因为在饮食文化的对外交流上,他们有着共同的历史。
中国人各地口味的形成有诸多因素,但主要的就是几点。
首先最重要的因素,是经济因素和物产因素。中国长三角一带从东晋以后就是中国最发达、最富庶的地区,物产的富庶和经济繁荣是对饮食文化影响最大的先决条件。没有丰富的物产吃什么?其次是城市经济状况的因素,也就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否深刻影响着饮食文化,而饮食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经济的繁荣。从《东京梦华录》可知,北宋东京饮食文化非常发达,脚店、正店等饮食店遍布全城,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就只画了汴梁的一小段,还不到最中心的区域,就非常繁华了,这样繁华的城市经济,促成了北宋汴梁的饮食文化繁荣。第三是地理特征造成的口味偏好。譬如山陕的人喜欢吃醋,因为那儿的土地多盐碱的,用酸可以中和强烈的碱性;而巴蜀潮湿,辛辣可以燥湿,于是人们就喜欢食辛辣。第四是重大的政治变动和人口大迁徙。东晋以前,江南不算很发达,八王之乱后,政治、经济中心向南移,整个关中的世族,比如王家、谢家都向南迁徙,这些世族给江南带来了文化发展,也促进了当地的饮食文化的繁盛。而隋代以后,京杭大运河的开凿,使得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得以纵向的贯穿,在长江、黄河这两个饮食文化流域中间,又加了一竖,运河和漕运带来货物的转输,也即物流带来了物质和技艺上的交流,使南北方有了更多的融合。古今各大城市的口味有重有轻,其实也是这一层影响的因素——巨大的人口流动。
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传播快,大家都喜欢上网搜搜,更有微信的传播,这种自媒体使得每个人都是新闻发言人,哪个好吃,或别人说好的,也就人云亦云,马上去尝试,这就有导向的作用。信息社会中的导向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,更是一种时尚。这使得好多世界各地的饮食风靡一时,然后就昙花一现。没有任何一种饮食和口味能一直引领潮流,也会方生方死。这就是网络时代对口味的影响。
吃辣是为了下饭?
口味的形成,与气候、自然条件有关。但凡吃辣之地,都属湿寒之地,故有以辣逼寒湿之说。但是口味形成的原因,显然不止于此。比如北京,气候虽寒但不湿,不仅不湿,冬季还干燥无比,但如今吃辣在北京,却如火如荼,以至于不管到哪类餐馆吃饭,都能与辣相遇。
人为什么喜欢吃辣?一些饮食理论说,辣椒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,辣椒素可以激活消化系统,促进唾液分泌和肠道蠕动,使干涩的食物尝起来更可口。更为重要的是,辣椒还扮演了增味剂的角色,尤其是在清淡饮食唱主角的时候。
▲火锅怎能少了辣椒
有意思的是,若把这两点给以通俗化的解释,那么吃辣就是为了好下饭,吃多点。
这么说,辣味像是一种满足穷人饮食条件的口味。这话也有些证据。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蓝勇教授,曾做了一个中国吃辣指数调查。
据他的研究,重辣区在长江中上游,包括四川(含重庆)、湖南、湖北、陕西南部。而吃得最辛辣的是川渝,而在川渝,堪称辣神级别的又当属川东人,他们可直接用“糟辣椒”伴食米饭。糟辣椒是一种用剁碎的极辣小红椒加盐腌制而成的调料,它拥有奇特的开胃功能,故当地人又赋予“饭遭殃”之名。
川东人为何喜欢如此吃法?在一篇《重庆人饮食特征》的报道中说,辣椒入川正是四川地区经济贫困、物质匮乏的时期。很可能当人们发现一点点经过盐巴腌制的辣椒就可以当作下饭菜时,糟辣椒拌饭的习俗就诞生了。在酸甜苦辣咸中,如果说还可以用穷口味和富口味来划分的话,咸是穷口味,甜是富口味。根据蓝勇的研究,中国的西南是重辛辣区,而东南沿海则是淡味区,江浙闽粤的口味,基本属于鲜、甜。将口味以穷富划分,并不是要贬咸辣而褒鲜甜。但是从历史上看,东南沿海确实要比西南富庶。决定口味的因素,主客观均有,但有时竟会有想不到的意外。而今辣味红遍天下,有人说这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,工作压力太大,吃辣可以释放压力。你说这属于穷口味还是富口味?
▲点击上图可购买
中华遗产官方视频号
CHINESE HERITAGE
中华遗产官方店铺 | 玲琅格
CHINESE HERITAGE
想收藏《中华遗产》往期的典藏过刊吗?
点击下图▼
进入官方店铺「玲琅格」
还有更多精美图书、文创等你发现!